作者背景
本科:双非一本
均分:86/100
专业:汉语言文学
雅思:7.0(小分6)
实习情况:三段实习(央媒、互联网),一段正式工作经历,均和传媒相关。
获奖情况:两个校级奖学金,两个校级竞赛一等奖。
我为什么选择中国研究?
我在申请港硕的时候,结合自己的背景和兴趣,我的申请方向是传媒、教育和中文。最后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的录取是非常欣喜的,因为课程的设置不仅有我喜爱的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而且也有China on Screen 这种传媒方向的课程,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除此之外,中国研究一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文学文化方向,一个是政府政治方向。所以录取进来的同学本科背景是非常多样的,非常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来申请。 课程设置 整体可以看到,中国研究的课程设置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了中国的方方面面。美术、文学、电影、政治、性别等等,基本上感兴趣的课程,学院都有覆盖到。因此大家都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对应的适合的课程方向进行学习,我觉得是非常受益的。 就读体验 一开始就读前,我是比较紧张的。因为自己很久没有接触英语了(Gap工作了一年),担心自己会跟不上硕士学习的节奏。但是好在一进学校,学院就给我们安排了Reading, Writing的Workshop,也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英文学习环境的小课程,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解,让我快速适应了学习的状态。 学院的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而且亲切,我记得有一次小组Pre,我们半夜3点写完初稿发给老师,他在早晨6点多回复了我们,而且回复的非常详细。甚至说如果我们还不明白,可以开一个zoom或者线下和他讨论,他非常欢迎和我们讨论。 在学院读书的时光,每次的作业都能够看到老师认真的批注,仔细的修改,语法错误甚至是标点符号用的不正确都会给我们详细地标出来。老师都这么认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躺平摆烂? 中国研究中心的学生也是多样的,我们专业除了有内地学生,还有来自中国香港、荷兰、印度以及德国的同学。大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各种问题的探讨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记得去年我选择了一门和本科生一起上的课程,才发现中国研究本科的学生更加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包括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同学让我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也非常自豪,因为他们是被中国文化吸引,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才愿意来到中国香港进行学习。感动之余我也有点愧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候还不如一个外国人多。 申请要求 入学条件 申请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可申请修读中国研究文学硕士课程: 持有海外、内地或香港认可大学的任何学科学士学位,成绩不低于二等或平均成绩不低于“B”。 英语水平要求: 雅思(学术模块):总成绩不低于6.5分; 托福:网考成绩不低于79分,纸考成绩不低于550分; GMAT:语文部分的分数不低于21分 具有良好英语能力者优先考虑。 我个人觉得中国研究对于本科背景是非常包容的,所以只要对中国文化任何方面感兴趣的同学,都能够申请,而且我也相信大家能够收获非常值得的就读体验! 就业方向 刚开学的Meeting Day, 学院的教授就给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主要包括编辑、记者、公务员、老师、企业管理者、国际事务工作者等等方向。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的企业宣讲和就业活动,并且也有相对应的就业指导课程,能够让大家快速从一个学生变成职场新人,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总体而言,这个专业是不会限制你的就业方向的,而且专业内多样化的课程,能够让你找到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帮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做好职业规划。我也是在慢慢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的所长,明白了自己所短。非常欢迎大家选择中国研究,我相信这不会让你们后悔!
深圳市博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鸿隆世纪广场B座23B备案号:粤ICP备2021011070号